
|
立春
------立春是 24 節氣之一。陽歷 2 月 4 日前後,按農曆算,立春屬于正月的節氣,但天氣還是很冷。立春這一天,家家大門上張貼寫有 ” 立春大吉 ” 的立春榜 ( 春聯 ) ,借以祈求新的一年里福星高照。
春節
|

|
------春節是辭舊迎新的第一天。春節(陰曆1月1日)陰曆的新年的開始(跟台灣一樣)。 到了春節,在異地工作定居的親戚們都回到老家來給長輩拜年,對祖先進行祭祀。拜年是人們迎接新的一年的儀禮行為,又是告訴祖先新年到了之意。所以接受新年的問候和問候的人都期望在新的一年能够健康和幸福,去祖先的廟地和嗣堂祭祀。春節的祭祀分為在家中祭祀和上墳兩種。春節一大早就去嗣堂擺上酒菜和年糕湯祭祀祖先;去祖先的墳地也同樣擺上酒菜祭拜。
------在家裡進行的祭祀可以説是年糕湯祭祀,用年糕湯做祭物的叫“上禮”,除此之外的祭物都和忌日祭祀時的一樣。祭祀後,家中的男女老少進行關於祖先的談話,喝著祭酒,據説吃著豐盛的菜肴才會多福。
------結束祭祀以後,與比較近的親戚們一起去上墳,在祭桌上擺上祭物,鋪上席子,跪在上面拜祖之後,大家圍著坐在一起喝著祭酒,察看墳地的四周。長輩對子孫講著祖先的故事、有關墳地的風水的事,陪伴祖先。
------春節時為了在家中祭祀祖先要準備很多的飯菜,這些飯菜根據家庭貧富和地區的差異也許會有所不同,可是一般都會準備年糕湯、糖瓜、農酒、祭祀用點心。特別是年糕湯不僅作為祭祀用的食物使用,活著的人也一定要吃,這是因為人們都認為年糕湯是宗教的食物之故。
|
福笊篱 |
 |
------笊篱本來是淘米的工具。人們把笊篱挂在家里,希望能像笊篱淘米一樣把福氣澇進來。過年的時候,人們在説"感謝去年一年的福分"的同時,把去年掛的笊篱燒掉,買來新的笊篱挂在墻上。 |
放風筝 |
 |
------放風筝,是全球人不分年齡和身分,都喜歡的遊戲。正月放風筝時,貼"送厄迎福"的字符,以為這樣能够驅邪避禍,招來福氣。 |
踢毽子 |
 |
------踢毽子是冬季遊戲之一,但隨時都可以玩。踢毽子有助於鍛鍊下肢 ^^!! |
蹺蹺板 |
 |
------這是韓國婦女歡度農歷正月初一 ( 春節 ) 、端午、中秋等節日的代表性遊戲。蹺蹺板是以兩個人在長條木板兩端騰跳的方式進行的遊戲。 |
上元日
------正月15日是陰日的1月15日,它跟中秋節和春節一樣是韓國傳統的節日之一。在正月15日那一天,當月亮升起來的時候,爬到山上望著月亮,對月亮許下自己的心願,在韓國有如比別人先看到正月15的明月的話,會帶來吉祥,以後要走的路會很順利的説法。
------正月15日那一天的娛樂活動有踏橋、踏紙神、釋奠等。踏橋是在正月15日那一天來到街上,踏橋的話,有在一年之內不會生病的説法,所以大家都相信這一説法。這種活動是從高麗時代開始的,從朝鮮時代的太宗王朝開始盛行起來。踏紙神的話,他的全家就會健康、幸福。在踏紙神的時候,將募集的錢和糧食作為村子的共同基金使用。在正月15日還有吃藥飯、五谷飯、野菜料理、百家飯等風俗。
迎月 |
 |
------人們在正月十五 ( 農歷 1 月 15 日 ) 月亮東升時,到山上拜月許願。 |
五谷飯 |
 |
------人們通常在上元日 ( 農曆 1 月 15 日 ) 吃五種以上穀物做 的飯,這就是 " 五穀飯 " 。俗話説, 上元時吃異姓家的飯,當年就會很有福氣。因此,村里的人常一起分享五穀飯 。 |
堅果 |
 |
------人們上元日早晨吃栗子、核桃、松子、銀杏等堅果,祈求一年安然無恙, 萬事如意,不長瘡疥。人們認為這樣能够避免長瘡,牙齒也變得更結實。 |
耳明酒 |
 |
------耳明酒是上元日喝的酒,人們認為喝了這杯酒,耳朵會變靈,因而把它叫做“耳明酒 ”。耳明酒一般為涼酒。俗話説,喝了耳明酒,好消息一年聽到頭。 |
祭地神 |
------村子裡的人組織農樂隊,到每個家庭驅逐惡魔、向土地神祭拜,祈求一年好運和豐收 。 |
賣暑 |
------上元日早晨,人們到親戚朋友家,向碰到的第一個人説:“你買我的暑!”這是把當年的暑氣賣出去的一種風俗,人們認 為這樣即可免去當年中暑的可能 。 |
放火(Jwibulnori)遊戲 |
------通常在農曆 1 月 14 日和上元日燒掉田里的雜草,這就叫做 " 放火( Jwibulnori ) " 。“放火 ” 遊戲即可以燒掉雜草裡的害蟲卵,又可以提供新芽萌發的肥料 。
| |
Cynthia K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